這段時間氣溫驟降,但與溫度相反,我院接診的腦梗病例卻呈現(xiàn)一種增加的趨勢,根據(jù)分析,秋冬季節(jié),尤其是冬季,是腦梗高發(fā)的時候,溫度的變化、氣壓的變化、干燥的氣候等都是導致秋冬季節(jié)腦梗頻發(fā)的因素。
9月29日凌晨2點左右,72歲的劉大爺突發(fā)右側肢體乏力,伴言語不清,當時無意識障礙,稍感頭暈、惡心癥狀,家屬急送我院,門診擬“右側肢體乏力伴言語不清8小時”收入重癥康復中心。
入院時體查:神志清楚,體查合作,言語不清,反應靈敏,計算力正常、記憶力正常、定向力正常,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左、右直徑2.5mm,直接、間接對光反射稍遲鈍,雙眼球活動自如,雙眼球無震顫,皺額對稱,右側鼻唇溝變淺,口角左歪,伸舌右偏,咽反射右側減弱,頸軟,右上肢肌力3+級,右下肢肌力4級,左上肢肌力5級,左下肢肌力5級,四肢肌張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克氏征(-),布氏征(-),右巴氏征(+),指鼻試驗睜眼左側正常,雙側肢體淺感覺正常。顱腦MRI+DWI+MRA示:1.左側腦室旁-基底節(jié)區(qū)腦梗死;2.腦白質疏松癥,老年腦;3.空泡蝶鞍,雙側篩竇及左側上頜竇炎;4.腦動脈硬化并雙側大腦后動脈P2段及右側大腦中動脈M1段狹窄。確診為“急性腦梗死”。
中心副主任張棟醫(yī)師根據(jù)患者病情,予以行雙抗強化抗血小板聚集、疏通血管、改善腦代謝、清除氧自由基并建議側枝循環(huán)等對癥治療,患者情緒逐漸平穩(wěn)。10月2日患者言語明顯改善,且吐詞清晰后,治療團隊又予以電針疏通經絡、隔物灸法溫通經脈、調和氣血;TDP紅外線治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步態(tài)平衡功能訓練改善平衡及步態(tài),關節(jié)松動訓練改善肢體活動范圍以及手指點穴使機體氣血暢和等恢復機體功能康復治療。在我科張主任及治療師的不斷鼓勵下,劉大爺每天積極配合治療,10月13日患者要求出院時,患者已言語清晰,并能自行攙扶欄桿行走了。
重癥康復中心副主任張棟:“針對劉大爺病情,我們初步認為這是因為腦血供不足引起的,而腦血供不足又是老年病中的一種常見病,在老年人中發(fā)病率特別高,據(jù)統(tǒng)計,80歲以上人群中有80%的老年人出現(xiàn)腦供血不足,60歲以上人群有70%易患腦供血不足,發(fā)病率還呈逐年上升趨勢。而腦血供不足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急性腦血供不足又稱急性腦缺血(急性腦梗),因為癥狀明顯,所以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p>
綜上原因,腦供血不足看似小病,但它的出現(xiàn)也側面反映的身體出現(xiàn)了某些功能的異常。重癥康復中心張棟醫(yī)師指出:年紀超過60歲以后,當出現(xiàn)眩暈、視力模糊、記憶力減退、乏力等一系列腦供血不足可能引起的癥狀時,我們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了。